因為農戶居住的比較分散,而且每個村子的戶數很少,所以農村很少有自來水的。我們北方的農村每家每戶都是深水井,一般的井深都是40——60米,井里安裝的潛水泵,水泵的出水管通過蓋房時預留的地下管道一直引到廚房,潛水泵的開關安在廚房,用水時只要按一下開關水就過來了,非常萬便。如果居住的地方海撥較高,不好打井,村子里可以打一口公用的深水井,安裝壓力泵,通過地埋管道分散到每家每戶,這樣就解決了農村沒有自來水的問題。
農村很多地方都沒有安裝自來水,但是人們一天也離不開水,那沒有吃上自來水的農民怎么辦呢?
老祖宗給人們留下的智慧,就是打井。我記得小時候還是在集體那會,我們這吃水靠人工挖井,我們這都是土井,人們從地面垂直往下挖,一開始往上扔土,井筒是園柱形,等挖到人扔不上來土的時候就開始安轆轤,用人往上打土,底下挖土的人裝上筐,裝滿了上邊人用轆轤往上打。
挖到水皮了,該下盤了,盤就是木頭方子,見到水了就在水皮那下上木頭方子,擺成多邊形,把木頭方子固定住,在木頭方子和井筒邊的空隙處用石頭填滿,以防坍塌。就這樣,人們就吃土井水。
現在,科學發達了,人們意識到吃土井水不衛生了,就用大型打井機打井,打很深很深,一直打到深水層底下,有用水泥缸子的,也有用塑料管的,安上水泵,用電抽水了,既安全又衛生。
有的聰明人把水用自來水管接到屋里,一合電閘水就抽上來了,大家都跟他學,用水更方便了。
現在農村基本上都上了自來水,但也有一些山區個別村小組沒有自來水。我有親戚在我們附近的山上,前些年,他們離家不遠處有水泉,后來漸漸變干沒水了,幾戶人家均出錢,買來了水泵,各種管子、閥門水龍頭,從深溝底抽水到附近水箱里,大家用水桶拉水吃。由于溝深近千米,水泵難以承受,不時出毛病,容易壞!一壞就斷水,艱難啊!
這里人怎么用水呢?1,天下雨時滴水,用來洗臉,洗鍋洗碗;2,每天,必須把牛趕到溝底飲水,回來時挑兩桶水,作飯吃,燒水喝,雨天更困難;3,用一天的時間,一兩個人,把衣服用背簍背到河邊去洗;4,逢年過節,近點的親戚來時,順便用小水桶抬一桶水來;5,水來自不易,用起來特別節省。早上倒一點水洗一把臉,中午干活回家,手帕用水擺一下,抹一下臉。
山區人少,問題多,有的兒女在外,父母隨兒女進城;有的家庭在塬區花錢買了戶,搬走了。但至今還有兩家人,由于種種原因沒有離開,總共三四個人,自來水的投資和修建困難更大,吃水還沿續著節儉的辦法。
農村沒有自來水怎么辦?不可思議,農村用上自來水,大部分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。那幾千年以來,農村都沒有自來水,人們怎么辦?我來簡單講一下吧。人類與自然共諧共處了幾千年,勤勞的人類在用水上可謂百花齊放,遠的不說,就說近的,我們村幾十年前就有:修水庫集水,再修水渠把水引到村中幾個集中的水池中,家家戶戶提桶打水用于日常生活。
再往前一些年,有的人家打水井,有的到幾里外的龍潭擔水,也有的家庭收集雨水等等,總之不能沒有水。
記得我們家幾十年前是到村邊一個龍潭里挑水吃,由于家庭人口多,燒火做飯,洗臉洗腳洗衣洗碗,養牛養豬等,每天的用水量都比較大,爺爺做了個大石缸,還做了大大小小幾幅木桶,我們小時候,從七、八歲會挑木桶開始,每天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挑水,在我的映象中,每天再怎么挑始終沒有用的快,特別是逢年過節,真是辛苦。為了節約用水,一般洗臉洗腳都是一家人共用一盆水。
再后來,村里來了打壓井的師傳,家里打了一口壓水井,結束了多年挑水吃的歷史。
再往后才進入自來水時候!